三代才出一个贵族【安志强趣讲中庸25】
【中庸第十八章.第1节】三代才出一个贵族
【原文】
子曰:“无忧者,其惟文王乎①?以王季为父②,以武王为子③,父作之④,子述之⑤。武王缵大王、王季、文王之绪⑥。
【注释】
①惟,只。文王,指周文王。
②王季,名季烈,周文王之父。
③武王,周武王,西周王朝的建立者。
④作,开创,创始。
⑤述,继承。
⑥缵,继承。大王,“大”古读“太”。大王,即王季之父古公亶父。绪,事业,这里指前人未竟的功业。
【大白话】
孔子说:“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!王季是父亲,武王是儿子,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基业,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。武王继承了太王、王季、文王的未竟功业。
【趣讲一下】
中国俗话讲三代出一个贵族,是有道理的。
【原文】
~壹戎衣而有天下①。身不失天下之显名,尊为天子,富有四海之内,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
【注释】
①壹,有很多重解释,作者选是语气助词,没有实际意义的说法,戎衣,作战的甲胄。壹戎衣,就是推翻了殷朝。
【大白话】
推翻了殷朝,取得了天下。他并没有因为反叛行为失掉显赫的美名,反而被天下人尊为天子,天下都是他的财富,世世代代在宗庙中享受祭献,子子孙孙得到了照顾。”
【原文】
武王末受命①,周公成文武之德②,追王大王、王季③,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④。斯礼也,达乎诸侯、大夫及士、庶人⑤。
【注释】
①末,晚年。
②周公,西周初年的政治家。姓姬名旦,武王之弟,故又称“叔旦”,因封地为周地,又称“周公”。
③追王,追封......为王。
④上祀,往前追祭。
⑤达,触及,推广。
【大白话】
周武王直到晚年才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,周公辅助成王才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功德,追封太王、王季为王,往前用天子之礼追祭祖先。这套礼节,推广到诸侯、大夫以及士和老百姓中间。
【趣讲一下】
商朝我们大概崇拜“神灵”,有残酷的“人祭”现象。周公制礼作乐,把我们的信仰拉回了世俗人间。
这里讲的一套“礼节”是:
1、父亲当高阶官位,儿子当低阶官位,父亲去世,葬礼按高阶官位配套的礼节来办,祭祀按儿子的低阶官位配套的礼节来进行。
2、父亲当低阶官位,儿子当高阶官位,父亲去世,葬礼按低阶官位配套的礼节来办,祭祀按儿子的高阶官位配套的礼节来进行。
张居正的解释,以死者的爵位安葬,死者就安心了。用生者的爵位来祭祀,表达生者的感情。
【原文】
~父为大夫,子为士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