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参加了奇安信和清华大学举办的大数据安全比赛,居然是这个方向第八名,挺意外开心的,收获非常多,也意识到了如鸿沟般的差距。我主要分析恶意网站家族,大概从200多万个网站中识别了几万个HC网站。可惜最近太忙,只有两个半天能参加,算法和模型也没跑完,15个数据集只跑了5个,略有遗憾。最后获奖的团队都非常厉害,包括清华、中科院信工所、阿里巴巴、浙大、北大、上交等团队,真的值得我去学习,好想看看他们的writeup。非常珍惜每一次这样的实战机会,对我来说,读博不仅是论文,更重要的是学到喜欢的技术和进步,来年继续加油。未知攻,焉知防,虽然自己很菜,差距也明显,但后续还是会分享我笨笨的恶意网站识别方法。希望自己能够在大数据和安全两个方向上深入下去,科研论文也得抓紧。安全路上还请各位朋友和大佬多多指教。有差距不可怕,重要的是努力过,参与过,分享过,加油。最后感谢女神的远程指导和开导,哈哈,接着写代码去了


PS:奇安信-清华那个团队真的厉害,HTTPS那个0day漏洞是他们的,也参加了极棒、H帽大会,好几篇顶会NDSS、CCS都是关于它的,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论文,之前我看他们演示过,真值得我们学习,大开眼界,还有个CDN分发流量攻击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