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推荐算法为啥这么“灵”?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得讲清楚推荐算法的原理是什么。我们知道,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海量的信息。不过,光是数量庞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需要信息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价值。所以,如何让信息发挥价值,始终是互联网发展的一条主轴。为此,我们想了很多办法。“算法推荐系统”出现前,我们的做法是发现信息,这就是搜索引擎。搜索引擎很有用,但限制也很明显,遗留了很多问题。回想一下:我们要用搜索引擎找信息,不是直接就得到想要的结果,而是得首先掏出一个“关键词”输入进去,然后才能看到命中的结果。这个过程叫信息检索,也就是你得首先知道自己对什么信息感兴趣,得有线索,然后才能通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。但这就有个问题,互联网实在太大了,而人的认知圈子实在太小了,这就导致了大量本该有价值的信息,因为没被人看到,而只能静静躺在角落被白白浪费了。这个问题初看不可能有解,毕竟从常识推断,我们得首先知道那条信息,才可能判断对它是否感兴趣,这个过程应该没法颠倒过来,去发现我们不知道但感兴趣的信息。但推荐算法做到了,它改变了搜索引擎的做法,不再是发现信息,而是发现兴趣。推荐算法是怎样发现兴趣的呢?听起来好像很玄乎,不过原理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,我用一句话概括——就是依靠人和物的关联关系,最少只要经过三次关联,就能完成兴趣发现,进行一次推荐。这么说不太形象,我举一个例子。我爱喝快乐水,经常去家旁边的便利店买快乐水,店长当然很快就知道我对快乐水感兴趣,这是第一次关联——我关联快乐水。接着,店长收完钱,想起来有另一位顾客也对快乐水感兴趣,名字就叫小编吧。小编也常到店里买快乐水,这是第二次关联——快乐水关联小编。这位小编和我一样,对快乐水有着相同的执念,但又有点不同:除了到店里买快乐水,小编还常买另一样东西——薯片,这就是第三次关联——小编关联薯片。想到这里,店长觉得:既然我们都爱喝快乐水,那没准你们也都喜欢吃薯片呢?于是,店长就向我推荐了薯片。这就是基于兴趣的推荐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