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极度虚弱时,心神失位,魂魄外游,易受外邪侵扰,终致病灾夭折。当如何施以刺法,以固护真元?
圣人之言:
心神因虚而离位,体虽虚而未至死,然病邪乘虚而入,则危亡立至。譬如——
1. 厥阴脉气虚,肝魂上越
• 病机:厥阴脉气不足,天时木运衰微,肝失所养,魂离其位而上浮于头。
• 刺法: ◦ 主穴:足少阳经之丘墟(脉气所过之原穴) ◦ 辅穴:肝俞(补肝固魂)
• 预后:若病人身尚温,刺之可复。
2. 心火虚衰,神明外散
• 病机:心气本虚,又逢天时相火失守,三焦、心包皆虚,心神上越百会。若遇火运衰年,水邪乘之,则昏厥暴作。
• 刺法: ◦ 主穴:手少阳经之阳池(调三焦气机) ◦ 辅穴:心俞(安神定志)
3. 脾土重虚,肝木来犯
• 病机:脾气不足,天时太阴土运失守,土虚至极,再逢土运衰年,肝木乘克,令人昏厥。
• 刺法: ◦ 主穴:足阳明经之冲阳(补土固本) ◦ 辅穴:脾俞(健脾安中)
4. 肺金大虚,火邪上扰
• 病机:肺气本虚,天阳失守,金气益弱,再逢金运衰年,火邪乘之,令人眩晕昏厥。
• 刺法: ◦ 主穴:手阳明经之合谷(调肺气、清火邪) ◦ 辅穴:肺俞(补肺固魄)
5. 肾水亏竭,土邪凌之
• 病机:肾气不足,天运太阳失守,水气大虚,再逢水运衰年,土邪来犯,神魂不守,终至昏厥。
• 刺法: ◦ 主穴:足太阳经之京骨(固肾摄精) ◦ 辅穴:肾俞(益水安志)
总结:
凡五脏虚极,天时失守,必致魂魄离位,外邪乘虚而入。刺法当先取本经原穴以调气,再配背俞穴以固脏,使神归其位,邪不得犯,则真元可保,性命无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