抬头三尺有神明,心怀一颗敬畏心【安志强趣讲中庸23】
【中庸第十六章.第1节】抬头三尺有神明,心怀一颗敬畏心
【原文】
子曰:“鬼神之为德①,其盛矣乎!视之而弗见,听之而弗闻,体物而不可遗②。使天下之人,齐(zhāi)明盛服③,以承祭祀④。洋洋乎⑤,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。
【注释】
①鬼神,在儒家的传统里,孔子是不多谈“鬼神”的。朱熹解释说,鬼是阴气之灵,神是阳气之灵。世俗社会中会谈到鬼神,一般认为是迷信。
②体物,体察、生养万物。遗,遗漏。
③齐(zhāi),同“斋”。齐明,在祭祀之前必须斋戒沐浴,以示虔诚。盛服,衣冠穿戴整齐华美。
④承,奉。祭祀,指祭祀鬼神。
⑤洋洋,充满之意,意思是无处不在。
【大白话】
孔子说:“鬼神所施行的德行,可真盛大啊!看它也看不见,听它也听不到,体察生养万物而没有遗漏。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,穿着庄重整齐华美的服装去祭祀它。无处不在呀,好像就在你的头上,好像就在你左右。
【趣讲一下】
中国人给鬼神留了位置,但不在主流生活中。孔子的意思是也许有鬼神,也许没有,但我们要有敬畏心。
有人问王阳明说自己夜晚怕鬼,怎么办?王阳明回答说,是因为平时做事心中有亏欠,如果做事内心坦荡光明,就没什么可怕的。
【原文】
~《诗》曰:‘神之格思①,不可度思②,矧(shěn)可射(yì)思③。’夫微之显④,诚之不可揜(yǎn)如此夫⑤!”
【注释】
①格,至,来。思,语助词,无意义。
②度,猜度,猜测,揣测。
③矧(shěn),况且。射(yì),厌弃,厌恶懈怠。
④微,这里指鬼神隐匿虚无。显,指鬼神可将祸福显现于人间,所以又是明显的。
⑤揜(yǎn),遮掩,掩藏。
【大白话】
《诗经》里说:‘鬼神的降临,不可揣测,怎么能厌恶懈怠?’鬼神原本隐秘,但其功德又是如此显著,至诚的德行就如同鬼神一样是不可遮掩的。”
【趣讲一下】
用祭祀“鬼神”来打比方,现在看来有点抽象。就是说明一个人“心诚”的时候,虽然有看不见的细节,但其实是不可掩盖的,总会被人看出来。
就像王莽篡位一样,篡位前,装出来的“心诚”最后都会被撕下伪装。还有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