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C++的内存管理
1.内存分配方式:
在C++中,内存分成5个区,他们分别是堆、栈、自由存储区、全局/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。
栈,在执行函数时,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,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
自动被释放。
堆,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,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。
自由存储区,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,和堆是十分相似的,不过是用free来结束自己的
生命。
全局/静态存储区,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
常量存储区,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,里面存放的是常量,不允许修改。
2.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其对策:
(1)内存分配未成功,却使用了它。
(2)内存分配虽然成功,但是尚未初始化就引用它。
(3)内存分配成功并且已经初始化,但操作越过了内存的边界。
(4)忘记了释放内存,造成内存泄露。
(5)释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。
对策:
(1)定义指针时,先初始化为NULL。
(2)用malloc或new申请内存之后,应该立即检查指针值是否为NULL。防止使用指针值为NULL
的内存。
(3)不要忘记为数组和动态内存赋初值。防止将未被初始化的内存作为右值使用。
(4)避免数字或指针的下标越界,特别要当心发生“多1”或者“少1”操作
(5)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必须配对,防止内存泄漏
(6)用free或delete释放了内存之后,立即将指针设置为NULL,防止“野指针”
(7)使用智能指针。
3.内存泄露及解决办法:
什么是内存泄露?
简单地说就是申请了一块内存空间,使用完毕后没有释放掉。(1)new和malloc申请资源使用
后,没有用delete和free释放;(2)子类继承父类时,父类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。(3)
Windows句柄资源使用后没有释放。
怎么检测?
第一:良好的编码习惯,使用了内存分配的函数,一旦使用完毕,要记得使用其相应的函数释放
掉。
第二:将分配的内存的指针以链表的形式自行管理,使用完毕之后从链表中删除,程序结束时可检
查改链表。
第三:使用智能指针。
第四:一些常见的工具插件,如ccmalloc、Dmalloc、Leaky、Valgrind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