裁员潮来袭,哪些数据范围不容易被优化?哪些数据岗位不属于螺丝钉的工作呢?哪些数据岗位更能对抗被优化的风险呢?
不失一般性,非研发类企业的数据岗位,其抗风险的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,即价值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。
价值创造力指数据岗位在公司的价值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,一般来讲,离业务越近价值创造力越大,以取数岗位为例,虽然技能要求偏低,甚至可以外包,但其价值创造力不低,因为是直接为营销或经营分析提供支持。
但光有价值创造力是不够的,还要看这个岗位的不可替代性,比如取数岗位虽然价值创造力尚可,但显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,现在很多偏纯技术的数据岗位面临同样的困境,因为云原生、微服务、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已经大幅降低了技术使用的门槛,大量通用技术被基础设施化。
基于价值创造力和不可替代性两个维度,这里给出了六类数据岗位的排序,层次越高的岗位,在企业内越具有竞争力,被优化的概率就越低:
第一层:算法
第二层:取数、报表及数据开发
第三层:数据建模及数据分析
第四层:数据架构、数据产品及项目管理
第五层:数据治理
第六层:CDO
这种排序会存在争议,因为以岗位论英雄忽略了人本身的因素,牛逼的人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