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集团)有限公司下属老港废弃物处置公司的一名80后桥吊驾驶员。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深入,来自城市封控住宅的专项垃圾量逐渐增多,我们专门组建起一支19人的专项垃圾处置应急队伍,包括两名现场管理、3名桥吊工、12名驾驶员和两名消毒人员。 3月份,我所在的党支部发起战疫保运动员令。作为桥吊班组副班长,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,这个时候,我必须顶上去!于是,我接替同事进驻专项垃圾处置点,开启了“5+2”“白+黑”的连续工作模式。每天早晨7点,我穿戴好防护装备,爬上12米高的桥吊驾驶室,开始12个小时高强度的吊装作业。在与孤独相伴的12个小时,位于高空的驾驶室就是我的“作战室”。 结束了1200多吨专项垃圾的吊装作业,目送着专项物流船只返航,我回到码头上的“临时卧室”。套着防护服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一遍又一遍,简单洗漱后,便迎来了一天中最期盼的时光——同女儿视频通话。“爸爸,你的头发变长了,不过依然是最帅的爸爸”,耳边传来女儿略带调皮的声音。 清运专项垃圾,正是我们参与抗疫的行动。疫情之下,每个人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水滴,汇聚在一起,便拥有了澎湃江海的无穷力量。 (光明日报上海5月1日电) 【短评】 有一种劳动,叫恪尽职守。 他们年龄不同、性别不同、岗位不同,但在城市有难、人民有需要时,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守,为使命无私奉献,为责任敢于担当。他们是疫情期间千万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缩影。疫情尚未结束,战斗仍在继续,坚守岗位的他们将继续以“满格”的战斗力与疫情赛跑,用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阻断疫情传播,守护人民安全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让我们向在战“疫”中坚守、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他们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