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守护石AI:程序员如何安全地过好这一生?
在我之前的blink小作文中会不断批评一些破厂涸泽而渔的恶劣风气。难道我们就无奈的接受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吗?那么程序员要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呢?我不建议选择躺平,父母那一代比咱们难多了,我们只有奋斗!
作为老程序员分享一点心得,希望能帮到大家!其实就三点:筑巢辛劳可控的公司、量身定制的微转型、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资本。
忘了在我哪个博文中有个评论说得挺好:“只有猝死的程序员,没有累死的CTO”,我做过类似CTO岗位,真不是人干的工作,可谓是心力交瘁,但我能理解此话的道理,因为辛劳可控,累的时候就能休息,精力充足的时候干到黑,其实这是符合身体的自然规律。最怕的事情就是当程序员很累想下班休息的时候,但996限制了你的自由!那么这种对身体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!但我们不可能都是CTO吧!那么怎么办呢?在金钱和健康方面,多给后者一点机会。软件公司都很累,但总能找到考勤与人文关怀相对理智的公司,是我入行头十年做程序员一直奉行的理念,尽管挣的是比同级别少点。
另外不要轻易搞人生大转型,着眼点要放在高层次技术的向上转型,要根据自身优势朝这个方向不断尝试性的微转型。就我目前观察:互联网行业已经到了挣流量的天花板,盛极则衰这是大趋势。以前看似怎么钻也钻不动的基础体系和技术生态一定会愈演愈烈,为什么呢?大量的高端技术的基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打地基,以前为什么老搞不动,关键是人才没起来也没地基,那么生态就无根无源,因此打破工业基础软件垄断是迟早的事,那么数据科学家、人工智能落地、技术专家、新技术生态布道、顶尖程序员、高级架构师、大数据价值挖掘等岗位和人才快到了最火红的红利期。因此我们就要选择跳出唯大厂不进的陈旧观念,要走出CURD的困局,要学习更多新知识,尽早实现技术领域的向上转型。
最后一点也是我多年的失误所形成的惨痛经验:若一心只为公司,到老两手空空!一定要将为公司发展和自身发展提升到同等地位来对待,为了公司那是养家糊口,为了自身那是老有所依!也很多人通过公司上市实现了财务自由,但那是幸存者。按概率,你一定不是!
怎么做到积累属于自己的资本呢?个人经验能力不断增强,这个自不必说人人都懂,但最大敌人就是年龄。一定要经年累月地维护自己的产品。什么是产品呢?个人的领域品牌、注入工作室/微型公司知识资产、属于自己/合伙团队/开源的普及性软件、拥有巨大粉丝群的知名博主、学习掌握一些独特渠道的资源.....。
- 复制链接
- 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