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守护石AI:如何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?
爱迪生曾经说过:成功中,99%是汗水,只有那1%是天赋,但是我们现代人自以为思想开化了,更喜欢理解为那1%是最重要的事情,因此就为不思进取找到了借口。但你可知道,那1%的上天所赋予完全是靠着99%的汗水换来的!
经历过一个大数据项目,需要从网络交换机的数据中逆向分析出业务流程的走向,从而还原事件发生的真相,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全天候监测,那么任何影响系统健康的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捕获到,整个过程全靠逆向分析推测。
需要将TCP/IP协议头解析出来,进行反向工程分析,就好像将撕成碎片的A4纸重新复原成册,在大数据系统里面,就要恢复上百亿张这种A4纸。
在我接手项目之前,已经有两家研发公司失败了!
作为第三家挑战团队,我负责了该项目,并亲自接手了该项目的数据分析任务,也就是决定成败的部分,我记得很清楚,面对万千头绪的大量样本数据,不断地写程序对数据分解梳理,人工寻找线索。预研试错了三个月,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彻底进入一种状态,如有神助,一个月三支业务流程全部分析清楚。
那么我是怎么突破分析瓶颈的呢?
其实在数据分析过程中,最关键的就是两层能力:
第一层:不厌其烦的找规律,这种找规律非常类似于智力测试游戏,也就是说你在锻炼自己数据中找规律的智力,这是硬条件,必须是达标的。一旦智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,某些规律就自然看清楚了,类似在数据湖中找到了捕鱼的模式,那么依循规律就能不断抓住大鱼。
第二层:数据敏感度,当面对无数个无法理解的数据片段,其中有一段数据,其实在第一时间你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,但是第六感会告诉你,试试从这个片段仔细推敲一下,进入状态后第六感是很准的,这也就是所谓的数据敏感度!只有在已梳理出的准规律中找到了那个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数据片段,你才能构建出真正符合需求的分析程序,往往这个数据片段总是在躲着你。
那么数据分析的敏感度是怎么修炼呢?
我比较相信稻盛和夫所倡导的专注——倾听“产品的哭泣声”:
「向工作倾注的爱情,就是最好的老师。当工作遭遇困境、迷失方向时,它能让你倾听到产品发出的“窃窃私语”,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,使你的事业开始新的起飞。」
因此想要达到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:
专注于寻找数据规律的智力锻炼。进入到倾听数据窃窃私语的状态,形成自身对数据的第六感。
一旦这种强悍的分析能力建立起来,就具备了对领域业务的一种独特的理解能力,那么你将是是独一无二的人才!
- 复制链接
- 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