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职言职语:【小镇双非女青年,不配在大厂里谈恋爱】最近有个大厂er的相亲文档在微信群里疯传,主要是为在一线互联网大厂上班的朋友们,提供一个相亲交友平台。
相亲,大家都不陌生,这事儿放到聚集了高精尖人才的互联网大厂,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。美女靓仔充分发挥着数据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,看的是车子房子票子这些关键信息。这也就形成了大厂相亲鄙视链。
在这个大厂er相亲文档里,虽然信息覆盖了身高、体重等项目,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收入和自我介绍。有的单看收入这一栏就能把人劝退,不用照镜子就能告诉自己确实不配。比如23岁的小伙儿,虽然是明年毕业就已经把工资预计到400万+,看了之后直接心生敬畏。
有位在深圳某大厂做产品经理的兄弟,97年的,身高180+,985的本科,世界排名前30硕士,家乡在新一线省会。吐槽自己在相亲平台上找的“条件相似”的女生都对自己没啥热情,主动找他或者频繁访问他资料卡的女生都有些短板。并给大家展示了下这些短板:年龄大五六岁,身高160,学历不是985、211,家庭条件很一般。还表明了自己的困惑“上述条件的女生确实认为自己是有机会的吗?”。意思就是,这些存在短板的女生,和他门不当户不对,高攀了。
一位理科思维比较强的大厂开发人员,把相亲的四个女孩的条件简约地列了出来。把自己双非本科、五分颜值、家里八百万房产,和处于一线体制内、中厂、大厂不同岗位的985硕士女相匹配,觉得自己有些高攀这几位女生。
除了几位大厂男生的相亲感受,大厂女员工也在相亲后大胆开麦,说相亲之后对方觉得她收入低,年薪只有25万。对方嫌弃自己年薪不高,她也就懒得说自己名下有全款房,和靠理财赚的200W现金了。
粗略地盘了盘,大厂内部相亲的鄙视链可以分为大链和小链。
大链关乎公司当下规模和未来前景:大厂的看不上中小厂的,头部新派大厂的看不上老牌经典大厂的。
 
小链更加细分,关乎内部职级、岗位、收入、学历、家庭背景:比如一个985本硕毕业的大厂P8,和刚刚转正的应届生不搭。
 
高收入的核心技术部员工,看不上替换性较强的职能性岗位员工;收入方面有公司期权股权的,看不上领死工资的;学历上处于鄙视链底端的就是双非二本、三本了。
 
家庭背景上:土著的瞧不上郊区的;郊区的瞧不上新一线的;再往后外五县小镇青年也就排得没影了。
“哪个公司?什么岗位?职级多少?哪里毕业的?老家哪里的?买房了吗?”人们相信数据和算法比缘分靠谱;收入、职级、学历比三观和爱好优先。
- 复制链接
- 举报
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