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怀疑自己的智商,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,是把「聪明」等价于「思考很快」。如果他们发现一个问题好像很复杂,首先产生了恐惧心理。如果发现看了好一会还没弄懂,他们会觉得自己头脑“太慢”,继而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。越是怀疑就越是心浮气躁,无心思考。无心思考,当然就得不到结果。
所以破除智商迷信的一个要点,就是不要盲目追求“想得快”。
世界上存在许多传说,用来夸赞一些公认的天才头脑有多快。比如冯诺依曼就有这样一个故事。有个年轻人问冯诺依曼一道数学题:
两列火车相隔 200 公里,各以每小时 50 公里的速度相向而行。一只苍蝇从其中一列前端出发,以每小时 75 公里的速度,在两列车之间来来回回飞个不停,问:直到两车相撞,苍蝇飞过的总距离是多少?
冯诺依曼沉吟几秒钟答道:“应该是 150 公里。” 年轻人惊叹,拍冯诺依曼马屁道:“您真厉害。普通数学家总是忽略简单方法,而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。” 冯诺依曼说:“我用的就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啊。”
很多人喜欢拿这故事来说明冯诺依曼的头脑速度有多快,可以在几秒钟之内算出无穷级数求和,听了的人还都信了。我起初也信了。后来受到费曼的启发之后,再次遇到这个故事,我就开始怀疑了。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件事发生过吗?它完全可以是冯诺依曼的崇拜者编造出来,用来吹嘘他有多聪明的。
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在乎自己头脑有多快的,只要它思考一段时间,外加查阅各种资料,能解决问题就行。这就跟真正聪明的程序员不会炫耀自己打字有多快是一个道理。打字快,可是打出来太多垃圾,又有什么意义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