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务(Transaction) 1、什么是事务? 一个事务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逻辑单元,不可再分。 要想保证以上的两条DML语句同时成功或者同时失败,那么就需要使用数据库的“事务机制”。 2、和事务相关的语句只有:DML语句。(insert delete update) 为什么?因为它们这三个语句都是和数据库表当中的“数据”相关的。 事务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,安全性。 3、假设所有的业务都能使用1条DML语句搞定,还需要事务机制吗? 不需要事务。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,通常一个“事儿(事务【业务】)”需要多条DML语句共同联合完成。 4、事务的特性? 事务包括四大特性:ACID A: 原子性:事务是最小的工作单元,不可再分。 C: 一致性:事务必须保证多条DML语句同时成功或者同时失败。 I:隔离性:事务A与事务B之间具有隔离。 D:持久性:持久性说的是最终数据必须持久化到硬盘文件中,事务才算成功的结束。 5、关于事务之间的隔离性(非常重要,理解) 事务隔离性存在隔离级别,理论上隔离级别包括4个: 第一级别:读未提交(read uncommitted) 对方事务还没有提交,我们当前事务可以读取到对方未提交的数据。 读未提交存在脏读(Dirty Read)现象:表示读到了脏的数据。 第二级别:读已提交(read committed) 对方事务提交之后的数据我方可以读取到。 这种隔离级别解决了: 脏读现象没有了。 读已提交存在的问题是:不可重复读。 第三级别:可重复读(repeatable read) 这种隔离级别解决了:不可重复读问题。 这种隔离级别存在的问题是:读取到的数据是幻象。 第四级别:序列化读/串行化读(serializable) 解决了所有问题。 效率低。需要事务排队。 oracle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是:读已提交。 mysql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是:可重复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