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桥杯国一证书到啦,作为数据结构与算法小博主分享一波个人经验(大佬勿喷哈哈哈)。
蓝桥杯是计算机领域次于ACM的算法竞赛,国赛含金量还是可以的。
蓝桥杯分专科c组,本科b组(双非),本科a组(211及以上),和研究生组,暂时还有个python组。
👉个人经历:本科时候刷过题,但是太菜并未参加过ACM,当时也刷过蓝桥杯的题,参加过省赛国赛但是非常不理想。后来考研读研后就不刷ACM类型的OJ题转刷力扣类型题。然后报名蓝桥杯省一入围国赛,后来又国一(java组5/100最后一个国一运气好哈哈)
👉刷题积累: 这点是核心,大体上刷题量决定水平,但是刷题也是有区别的,只刷水题,或者刷题不思考,不练习这样刷题吸收性不高,建议刷题时候多讨论、交流、做笔记。另外,蓝桥杯对常用算法技巧考察很多,例如字符串处理、简单数论题、dfs、bfs、贪心、动态规划、图论一些算法出现频率感觉非常高,如果为了蓝桥杯竞赛可以针对性刷一下学习下这些模块,多练练。
👉竞赛经验: 除了刷题量,竞赛时候解题技巧也很重要,竞赛4小时,大概5道结果填空(大多需要编程来解)5道编程。结果填空题要看数据量,自己算法复杂度,可以稍微复杂一点但是不要跑不出来,能出结果就行。
做题顺序上,可以本着结果填空简单👉编程简单👉编程难👉结果填空难来,一般来说结果填空和编程前两题都是容易的,最后一题压轴,其他题难度不一定(看个人有没有接触到),做题时候首先看一下数据范围不要无脑写题,看下数据范围和自己会的算法,心中估摸自己最多一道题能拿多少分,如果这道题不会就用暴力破解尽量多得一些分。
👉其他,可以通过蓝桥杯比赛,很好的提高和锻炼自己的算法能力,能很好面对考研笔试、机试、工作面试这才是更重要的,顺便能拿个奖黑自己点荣誉加分,那就更棒了!